星光不负赶路人,天道酬勤佳音来。
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录取工作收官,外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捷报频传:83人成功升学,录取率达32.8%。其中57人被985、211、“双一流”高校、QS排名前60的海外高校录取,占比68.67%,较去年增长17.14%。
考研数据亮眼,录取院校层次高
据统计,外院2021级253名学生中,168人报考研究生,报考率达66.4%,专业整体考研录取率继续保持新高。录取院校层次有新突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头部985、211学府以及语言类知名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纷纷向外院学子抛出橄榄枝,充分体现了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实力。境外升学更添华彩,18名出国(境)学子中,10人跻身QS世界排名前60顶尖学府,被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等金融学、管理学、教育学、TESOL热门专业录取,彰显了“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全球竞争力。
多元赛道展锋芒,守正与跨界融合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一直是外院人坚守的办学治学之道。外院学子以语言为本,细耕语言领域,同时又以语言为舟,扬帆多元学术海洋。据统计,录取专业呈现多元化:语言类专业录取占比57.7%,其中语言文学类28.8%、翻译类28.9%;教育学类专业录取占比16.9%;商务金融类专业录取占比12.1%、法学专业录取占比8.4%、管理类专业录取占比4%等。 “语言跨界融合”的典范多于往年,如江九月同学以法语优势跨考社会科学院叩开清华大门、颜宇晗凭借“英语+法律”双修功底获得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青睐、高恩吉考入KEDGE高等商学院等。外院学子用行动诠释“语言非藩篱,实为贯通文理商工的虹桥”。这也是学院“语言+专业”“本土+国际”培养模式的生动注脚。
全链条护航体系,铸就升学硬实力
不错成绩的背后,是学院“三全育人”体系的深耕,坚持推动思想引领与学风建设的双向融合促进,为考研学子提供全方位支持。
精准化导师制:学院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管理,从大二启动“学业导师+论文导师”双轨指导,为每位学子定制升学路径,提供院校选择、复习规划、复试技巧等个性化支持。江九月提及:“导师帮助我将法语优势与体育学研究结合,破解跨考迷思”。
阶梯式学术训练:依托“三千计划”社会实践、山东省新文科实验室、同声传译等各类实验室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0项,为学生提供前沿课题参与机会。
沉浸式学风营造:开展学科竞赛、讲座培训、海外访学等多个学习项目,构建“浸润式”学习生态。2025届学子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43人次。
暖心护航工程:开展入学教育、考研光荣榜宣传、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助力学生树立考研目标。设立心理疏导驿站,全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备考期间的暖心服务,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星河万里,步履不息。当清华园的紫荆映照外院学子的笑靥,当伦敦的细雨浸润多元文化的哲思,这群以语言为剑的追光者,正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注脚。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外国语学院2025届学子的征程,此刻方启!
学院将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拔尖人才设计,深化教育引导,优化基础保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学子成长成才,为我校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注入新活力。

撰稿:李汶霖 吕易菡 王锦柯
图片:李汶霖 吕易菡
审稿:王恩娟 阮岳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