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海报
论坛日程
日期 |
时间 |
论坛内容 |
主持人 |
6月16日上午 |
8:30—8:40 |
开幕式: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致辞 |
李毅 教授 |
8:45—9:20 |
报告:具身认知、象似性与翻译的范畴转换 主讲:文旭教授(西南大学) |
刘振前 教授 |
9:25—10:00 |
报告:关于新时期翻译研究的几个问题 主讲:许钧教授(浙江大学) |
10:05—10:40 |
报告:翻译:文化的传通 主讲:王克非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 |
10:45—11:20 |
报告:新时代的翻译学科建设 主讲:冯庆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 |
11:25—12:00 |
报告:以实践报告反映翻译决策过程 主讲:李长栓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 |
6月16日下午 |
14:30—15:05 |
报告:四书英译二百年(1809-2019) 主讲:范祥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史汝波 教授 |
15:10—15:45 |
报告:翻译学科百年:演进、反思与趋势 主讲:黄忠廉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5:50—16:25 |
报告:藏族格言诗英译的时代价值 主讲:李正栓教授(河北师范大学) |
16:30—17:05 |
报告:翻译专业教师发展的几点思考 主讲:文军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10—17:45 |
报告:认知翻译学与对外翻译国家形象建构 主讲:卢植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7:50—18:00 |
闭幕式: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毅教授致辞 |
孙崇飞 副教授 |
专家介绍(按报告顺序)
文旭教授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首席专家;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级等各级教学科研基金项目20余项。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外语教育等。
许钧教授
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并担任 META、BABEL、《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等国内外近20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已发表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300余篇,著作14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 余部,其著译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2008年和2010年两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1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2012年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 “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2015年获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社科名家”称号。
王克非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会议评审专家,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和翻译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多篇,著有《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翻译文化史论》、《国外外语教育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十多个重要科研项目。获评北京市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中青年奖、二等奖,首都劳动奖章。
冯庆华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4年获全国首届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年优秀曙光学者,2007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出版和发表了300万字的学术作品。独立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81万字)为全国许多高校的教学用书,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学术代表作包括《实用翻译教程》、《文体翻译论》、《红译艺坛》、《翻译365》、《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
李长栓教授
1968 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高翻学院教授、副院长。李长栓是联合国兼职译审和活跃的口译员,在口笔译实践方面均有丰富经验。主要著作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公司)、《非文学翻译》(外研社)、《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与施晓菁合著)、《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讲评》(外研社)、《联合国文件翻译教程》(中译公司,与陈达遵合著)、《汉英翻译译注评》(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另发表法律术语翻译文章三十余篇。河南新乡地区人,现住北京海淀区。
范祥涛教授
博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南京翻译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来华留学生教育模范个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名师、“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江苏省教育厅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主持人,江苏省“硕士生英语”优秀课程主持人,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九届优秀教材、学术著作一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二五”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5部,编著译编教材6部。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黄忠廉教授
博士,二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协作导师。专攻变译理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汉译语言、汉外对比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4项,部级6项,出版学术著译作30部,主编丛书6套,发表学术论文300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连任黑龙江省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系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现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获第六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
李正栓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高校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会长、河北省翻译学会会长。
曾十二次获河北省优秀科研成果奖、八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课题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中英诗歌互译及译评。出版邓恩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美国诗歌研究等5部专著、英美文学教材10部。
文军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特评为教授。1996—1997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习研究。现为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英语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及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上海翻译》编委、《外国语文》特约编委、《外语教育研究》编委;西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等。曾任2007-2018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词典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已在国际国内各类外语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了《剑桥美国英语词典》等译著13部;编著及主编了《翻译批评论》《翻译标准论》《比较翻译学导论》《翻译:调查与研究》《翻译课程模式研究》《科学翻译批评导论》等20余部。迄今已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及其他省部级课题7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项、北京哲社重点项目两项。获省部级社科奖两项。现正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构建及运作机制研究》和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据库的汉语古诗英译史》的研究。
卢植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2015年历任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学术职衔: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认知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翻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二语加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认知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于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翻译学、神经语言学等。在Cortex,Brain and Language,System,Frontier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国内外SCI及SSCI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语言自然语义元语言对比研究”、 “应用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教与学实证研究”2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3项,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攻关项目“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 (申报书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