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学生明晰考研方向、优化备考策略,外国语学院于5月8日晚在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成功举办2025年考研经验分享会。2021级考研以及出国(境)申请成功的优秀学生代表受邀出席本次活动,为百余名学子提供精准指导。2023级英语四班孙琛同学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江九月 清华大学 体育学(学硕)
江九月从法语专业跨考至清华大学体育学,提出“精准发力”策略,聚焦核心教材与真题解析,辅以政治网课强化理解,并通过“游戏闯关”式心态化解压力。她强调,跨考需结合自身优势筛选信息,避免模板化学习,做到“题精而不在多”,同时重视基础逻辑梳理与高效精力分配。

颜宇晗 复旦大学 法律(非法学)
颜宇晗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从英语跨考法律硕士,以《考试分析》为核心构建“听课→刷题→背诵”闭环,通过错题本强化薄弱环节。她鼓励学弟学妹:“按部就班即是伟大”——不必等待完美条件,行动中调整方向胜过空想;同时提醒“考研并非生活的全部”,记得“照顾自己”,适时放松、积蓄能量方能行稳致远。

江欣然 北京外国语大学 高级人文翻译
江欣然聚焦本专业备考,提出“早定计划、分科突破”策略,强调外刊阅读与时事热词积累的重要性,通过每日训练与阶段性复盘提升实战能力。她建议学弟学妹:制定详细计划并拆解每日任务;优先打牢学科基础,避免盲目拔高;定期模拟测试以熟悉考试节奏,同时分析错题、查漏补缺,逐步优化答题策略。

贾真 中央民族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贾真以“就业倒推法”锁定目标院校,结合“真题倒推法”横向对比各校考题难度,其备考注重系统性学习与日常积累,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实现突破。她强调,考研路上需心怀信念、笃定前行,以兴趣为引、乐在过程,踏实耕耘每一步,专注自身成长而非盲目攀比,方能收获蜕变。

郭茹茹 首都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郭茹茹以“专业→科目→城市”为择校逻辑,依托教材与线上课程构建知识框架,强调模块化时间管理与“理解→练习→背诵”循环强化法,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她提出考研三大核心:细化学习目标、重视身心健康、调整备考心态,并建议通过阶段性总结优化学习节奏。

李欣霏 香港大学 文学与文化研究
李欣霏分享其大二起规划留学路径的经历,通过分阶段攻克语言考试、积累三段传媒领域实习及雅思高分,以“冲稳保”策略完成英港联申,斩获5所名校录取。她提出三条建议:尽早明确方向,实习需与目标专业强相关,语言成绩是竞争力的关键砝码。

孙佳璐 伦敦大学学院 翻译与技术
孙佳璐以“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成果提升学术背景,结合四段翻译领域实习打造“理论+实战”双轨能力,最终精准把握申请节奏。她强调:申请后需避免过度焦虑,通过合理定位(均分、语言、软背景)筛选目标院校,并注重文书打磨,突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软实力。

徐腾 伦敦大学学院 教育领导力
徐腾以“国家→学校→专业”为择校逻辑,保持高绩点并优化学分结构,依托国家级竞赛与社会实践构建复合型背景。她建议:尽早匹配专业与自身背景,避开低通过率项目;提前准备语言成绩与实习经历;文书需全面展现综合能力,语言学习需多刷题、重积累,同时保持“心态定成败”的清醒认知。
分享会最后,主持人孙琛总结致辞,对八位嘉宾的倾囊相授致以感谢。本次分享会充分展现了外国语学院2021级学子在升学征程中的卓越风采,彰显了外院学子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潜力。展望未来,学院期待2022级学子以榜样为镜,锚定目标、笃行不怠,在传承中创新,在拼搏中突破。愿每一位外院人秉承“砺锋破晓”之志,以理性规划为舵、以坚定执著为帆,在“研”途星河中逐光而行,续写新一代的辉煌篇章!
撰稿丨章启月
编辑丨白家乐
审核丨王恩娟 郝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