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罗良功教授作“从文本到文本:诗歌翻译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4-12-08    作者:     来源:     点击:

12月4日上午,作为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名家讲坛”的第十八讲,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罗良功教授应邀在舜耕校区研究生楼103教室做了一场题为“从文本到文本:诗歌翻译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外国语学院教师、全体研究生以及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史汝波教授主持。

在学术报告中,罗良功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何为诗歌的三重文本,探讨了三重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诗歌三重文本的意义。罗教授以弗罗斯特的诗歌为导入,同时也分析了狄金森的诗,提出了诗歌文本层次之外的广阔世界,如从声音、音节个数、构建外形等来欣赏英语诗歌。他指出,诗歌文本由三重次文本组成,即:文字文本、声音文本、视觉文本。在英语传统诗歌中,声音文本和视觉文本常常从属于或服务于文字文本,而现当代诗人则通过自觉的诗学观念指导,凸显了这三重文本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增强了三者的戏剧性,通过使三者相互抵牾、或相互补充、或相互呼应,极大地增加了诗歌文本的复杂性和意义不确定性。罗教授强调,三重文本的建构策略及其相互关系是把握现当代诗歌意义的必然要素,也是现当代诗歌美学的本质体现。他还总结了声音进入诗歌文本之中以及文本中的视觉要素,提出文字的物质性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最后,他讲述了关注诗歌三重文本的原因。提醒人们在阅读英语诗歌时应该关注一切可能因素,从多角度去欣赏,并提到“体验诗歌这一过程就是意义。”

报告人简介:罗良功(1967- ),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韩国叶芝学刊》国际编委会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AHCI源刊)和《世界文学研究论坛》(Scopus、Ebsco收录)、《韩国艾略特学会会刊》、台湾《中山人文学刊》等期刊编委,曾先后以访问学者和富布莱特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近年来,罗教授主要研究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等,在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AHCI、CPCI检索论文10余篇;出版《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英诗概论》、《语言派诗学》、《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等专著、译著、编著19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出版基金子课题、中美富布莱特基金课题。曾受到美国堪萨斯大学、马萨诸塞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高丽大学、国立釜山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马来亚大学等20余家国外学术机构的邀请和资助前往讲学或作大会主旨发言。积极推动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作为主要组织者筹办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目前正在与美国、韩国多个学术机构和学者在英语诗歌和族裔文学领域开展多个项目的合作研究。

 

上一条:刘建达教授作“基于标准的外语学习、教学与评测”学术报告

下一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前任主席、德国汉堡大学Klaus-Uwe Panther教授来我校讲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