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名家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外语名家讲坛 >> 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倪传斌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日期:2019-05-2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9年5月27日下午和次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倪传斌教授应邀莅临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舜耕校区分别做了题为“神经认知语言学常用研究手段”和“眼动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两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孙崇飞副院长主持,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倪教授的学术讲座。

倪教授首先梳理了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史,简要介绍了神经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介绍行为学测量、事件相关电位测量、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和眼动测量等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常用手段,最后展望这些研究手段的发展与应用。

倪教授首先讲到,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是语言学研究范式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其中,30年代以Saussure、Boas、Bloomfield、Sapir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使语言研究从传统的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变,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结构描写语言学转向。进而使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科学,描写语言结构的技术趋于也成熟。50年代,Chomsky的研究使语言学从描写语言符号系统内部的成分和构造的结构主义向解释语言的运作机制、进而揭示人类心智特征的认知主义的转向。其次,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三个趋势:一是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分析仍是语言学最基础的工作,对语言普遍现象的理论解释将是语言学的基本主题; 二是当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着一种关于人类语言认知属于“向内”还是“向外” 的观点分野。三是向人脑内部寻求解释的手段,包括测试和问卷等形式的行为学手段和以检测眼动、脑电、脑磁、脑血流等方式的生理学手段。

然后,倪教授重点介绍行为学测量、事件相关电位测量、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和眼动测量等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常用的新手段。随之,倪教授以 E-Prime为例从以下5个维度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一是对专业仪器和专业软件的基本比较。其二是对E-Prime基本信息的介绍。其三是对其基本功能的阐述。能够和眼动仪、ERPs、fMRI等设备结合起来,同步触发并采集相关眼动、电生理和脑活动信号。其四倪教授介绍了E-Prime实验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呈现时间、呈现方式、呈现格式、反应方式和数据收集。其五,针对E-Prime,倪教授给出了实际的实验例子。

28日上午,倪教授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眼动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主要围绕眼动研究的解剖学基础,眼动研究的发展历程,眼动的特征以及眼动的应用四个方面展开。

倪教授对这些研究手段也做出了新的思考。一是理念的转变,语言行为学上的定量研究,应该把完成语言行为的时间因素考虑进来(除了正确率外还要考虑单位时间内的正确率)。二是特点的掌握,fMRI的高空间分辨率,ERPs的高时间分辨率以及Eye-tracker视觉测量上的优势;缺点是购置费用昂贵、保养费高、实验设计复杂(等条件刺激材料,加减法的完成)、数据分析繁琐、投稿周期过长。三是要因地制宜,由易到难(从行为学入手)。

此次讲座对于我院语言学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维护以及良性实验循环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同时,讲座在指导师生的相关研究、打开师生的研究视野、提升师生科研兴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倪传斌,男,1965年9月生,湖北荆州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兼职教授,兼任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外国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外语博士论坛常务理事。获得教育部二等奖1项(201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项(2014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心理学报》和《当代语言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3篇(第一作者68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1部、出版教材2部,发表译文27篇(约20万字),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3项。

上一条:杭州师范大学钟守满教授来我院讲学

下一条:宋协毅教授作日语口译与同传训练法讲座

关闭